挨千刀的賴清德!這就是你說的狗屁民主??

農曆春節連假的第一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嚴厲控訴國、眾兩黨,指責立法院於1月24日下午4時47分,也就是春節前最後一個上班日,才將去年12月20日通過的「選舉罷免法」修法版本匆匆送進行政院。卓榮泰認為這是「算計時間」,為接下來的「大罷免」做準備。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立委就職滿一年後即可啟動罷免程序,自2月1日起,各地罷免行動將陸續展開。目前國會藍白聯盟與綠營相差11席,民進黨計畫罷免6席藍委並補選6席綠委,藉此奪回國會過半優勢。

綠營已鎖定包括陳超明、高金素梅等在內的35名國民黨立委,而第一階段連署僅需1%的選舉人數便可過關,相對容易。然而第二階段則需達10%的選舉人數,且必須在60天內完成,難度大增。同時,國民黨也反制鎖定了9席綠委,計畫展開對抗性罷免行動。

「大罷免」的政治與社會影響
外界預測,「大罷免」將引發長達數月的政治紛擾,可能延燒至暑假期間,屆時呼籲年輕學子返鄉投票的場面將頻繁上演。這將大幅縮短選舉周期,從原本兩年一次的大選,變成一年內多次投票。無論是對民眾的生活干擾,還是公共資金的支出,都將帶來巨大壓力。更嚴重的是,選舉頻繁恐使施政陷入停滯,全國進入政治凌駕經濟的惡性循環。

仇恨政治的全球化現象
台灣的仇恨政治並非孤例,美國和南韓近年來也面臨類似困境。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刻撤銷拜登簽署的78項行政命令,強調「只要是拜登做的,我都不要」,以此彰顯兩黨間的對立。而南韓則因朝野嚴重對抗,尹錫悅政府於2024年底宣布緊急戒嚴,引發全民抗議,最終總統被逮捕下台。

民主的困境:走向討厭與對立?
從台灣、美國到南韓,民主政治逐漸滑向「仇恨政治」。每個人只願意待在自己的同溫層,對不同立場者「親痛仇快」,視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台灣是否會因罷免行動進一步撕裂社會?雙方陣營是否還有可能尋求對話,避免台灣陷入無休止的對立與內耗?

在「大罷免」全面啟動之前,台灣的政治人物是否能展現智慧,重新找回理性溝通與合作的契機,將成為決定未來的關鍵。

#大罷免#
#仇恨政治#
#台灣民主困境#

Wow
1
Upgrade to Pro
Alege planul care ți se potrivește
Sponsor
Citeste mai m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