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前台北市長辦公室主任李文宗、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獲交保,台北地檢署不服提抗告,台灣高等法院認定京華城案,台北地方法院未具體說明何以具保等手段即可防免被告柯文哲4人逃亡等,理由不備,今天(29日)撤銷原交保裁定,發回台北地方法院更裁。台北地方法院最快下午傳喚被告等人開庭。
Forums
The great place to discuss topics with other users
柯文哲4人交保撤銷 高等法院發回地院更裁 證實應曉薇另有護照
高院指出,被告應曉薇除中華民國護照外,尚持有另一外國護照,原裁定漏未審酌此項攸關逃亡與否的重要事實,也不洽當,本件檢察官提起抗告為有理由,因此撤銷原裁定並發回原審法院。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起訴並移審在押被告柯文哲等人。北院裁定柯文哲等人交保,北檢不服北院就柯文哲、應曉薇、沈慶京、李文宗4名被告交保裁定,提出抗告;北院將北檢抗告理由與本案卷宗送至台灣高院。高院審閱卷宗後,今天上午做出裁定。
高院指出,合議庭審理認定被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競總財務長李文宗、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均涉犯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行為收受賄賂等罪,被告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圖利等罪,4人罪嫌重大,而違背職務行為收受賄賂及圖利均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且4人有逃亡、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
高院表示,原裁定對於被告柯文哲、應曉薇、沈慶京、李文宗等4人無羈押必要性部分,未就其衡量事項為必要說明,也未具體說明何以具保等手段即可防免4人逃亡,理由實屬不備。此外,原審諭知的具保金額,與被告等人所造成法益侵害及犯罪所得金額是否相當?是否足以形成相當拘束力?原裁定也沒有妥適說明。
北檢偵辦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起訴並移審在押被告柯文哲等人。台北地方法院27日裁定柯文哲交保新台幣3000萬元、李文宗交保800萬元(偵查中尚有交保200萬元)、沈慶京交保4000萬元、應曉薇交保1500萬元,4人均限制住居、出境、出海,除日常生活及工作所必須外,不得有任何接觸同案被告、證人的行為。北檢抗告交保成功,高院今天撤銷交保裁定,發回地院更裁。
北檢起訴指控柯文哲在「某時地」親收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交付的現金1500萬元賄款,這樣的起訴內容公布後,除引起各界議論,更讓法界人士震驚,且柯、沈移審台北地院後,在法庭上都否認指控,未來北院審理時,如果檢察官沒有提出有力的補強證據證明犯罪,光憑「某時地」的收賄推論,很難將2人定罪。
台北地檢署起訴指控,京華廣場動土典禮後,沈慶京請祕書提領現金,在2022年10月19日到11月1日間的「某時地」,親自交付給柯文哲,檢方依《貪汙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重罪起訴柯文哲。但行賄及收賄的具體時間、地點,起訴書中竟以「某時地」一筆帶過,這樣的起訴內容,讓司法實務界人士覺得相當不可思議,因為檢方要證明被告犯罪得負積極舉證責任,但沈、柯行賄、收賄的時間及地點都搞不清楚,如何指控犯罪。
此外,檢察官依搜索查扣到的行動硬碟,指控柯文哲收賄,柯承認檢方在家中查扣的硬碟是他所有,但記錄裡有關「小沈」、「1500」等資料「不能說每一分資料都是我做的」;柯辯,有些網路上下載、拷貝的東西,有各式各樣的稱號,硬碟雖是他的,但不知裡面灌了哪些東西。
法界表示,檢方指控柯文哲違反市長就「宣誓條例」所揭示應恪守國家法令、不收受賄賂等誓詞,圖利財團百餘億不法利益並收受千萬賄賂,侵占數千萬政治獻金,柯文哲涉犯貪汙治罪條例的主管監督事務圖利罪嫌。
不過,依照最高法院先前判決及刑事大法庭裁定,圖利罪的「主管事務圖利罪」,所謂的違背法令必須是與公務員執行職務有直接關係,如果只是違反市長宣誓條例,也只是構成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只能由懲戒法院判決懲戒,不一定構成刑罰的圖利罪。